财政部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会计制度[1],药品检验机构的财务管理系统改革已迫在眉睫。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带来很大挑战,如财务工作量翻番以及业务和财务融合必要性加强;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主要路径,是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目前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提出了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建设架构设想,并从财务平台自身、单位内部各系统的融合、与外部其他信息系统的对接、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几方面分析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关注的要点。
1 药品检验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2018年,财政部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其中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负债等第1~8条款为具体会计准则,以及《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3];并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要求,药品检验机构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从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48个变为新会计制度下的103个。且按照财政部要求,在2019年前,需要完成新旧制度下会计项目和会计科目的转换,保证新旧制度衔接平稳过渡[4]。
1.2 工作量剧增,要求业财融合所有纳入本期预算内的现金、银行收付业务需要在权责发生制下和收付实现制下分别核算、平行记账,直接导致工作量翻番。
另外,权责发生制下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收入要按合同进度确认收入,费用需要按期摊销[4]。以上情况直接导致业务量增加30%;另一方面,确认金额和确认时点不是光靠会计人员自行得出,需要会计人员与各个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协商,充分了解业务情况后才能做出职业判断。
需编制的报表也从原3张报表变为7张报表,既要编制4张财务会计报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需按月编制),又要编制3张预算会计报表,新增编制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现金流量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而且,还要在附注中披露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债权债务人、收入来源、支付对象等信息[4],工作难度加大。
1.3 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认识不足本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再是过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会计核算基础的重大变革。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是需要顶层设计,重新梳理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进行业财融合。机构领导、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应认识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不可逆转的、迫切需要施行的任务,也是推进管理更上台阶的契机。只有在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才能平稳顺畅地推进。
1.4 会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工作量剧增;但是,目前事业单位进行控制编制,会计工作人员人数难以增加。另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不单是简单的以现金为基础核算收支,财务会计很多部分都是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确认入账时点。而药品检验机构目前的会计人员多年从事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业务,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习意识不强,培训不足,人员素质尚达不到改革要求。
1.5 信息系统存在孤岛现象药品检验机构以检验为主要工作内容,长久以来,检验平台与财务平台处于分割状态,设计时只从工作运转角度出发,并未考虑成本核算等方面;各部门均各自建设信息系统,采用的开发平台不一,技术手段不一,数据接口不一,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数据整合难度大。
2 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工作量剧增,各单位受人员编制限制,大量增加人员不可能实现,工作量的增加也只有通过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才能切实解决。财务信息化建构初步设想如图 1所示。
![]() |
图 1 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建设框架 |
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系统应包括项目库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办公平台、财务管理系统、收入平台、无现金支付系统、会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
项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管理,并与预算管理系统无缝衔接;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从部门申报、财务汇总编制到预算下达等全预算过程的管理,并与财务核算系统紧密衔接,进行预算下达、预算调整。通过缴费管理系统与收入合同系统、商品销售系统等的连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
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核算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等,也集成了工资管理系统、酬金系统、个性化报销系统如公费医疗药费报销系统等为职工提供服务的模块。采用核算系统实现会计核算,采用无现金支付系统实现报销款项直接支付到经办人卡内或对方机构。通过财务系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使用财务分析平台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按月发布预算执行分析、财务分析,及时提供会计信息。采用会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单据扫描上传和对电子单据的管理,满足远程审计需求。
通过财务办公平台整合财务系统,财务网上预约报销系统实现财务报销在网上的审签和审批,并将与核算系统对应的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嵌入,实现在财务核算系统入账时自动转入,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财务网上预约系统通过财务系统中的预算控制,判断提交报销的金额是否可以支出;预约系统中还嵌入固定审批流程和财务报销标准,对审批人员进行层级设置,保证网上审批权限符合各机构制度规定;网上查询系统给予职工查询个人收入权限及项目负责人查询所负责项目的收支及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权限,并且开放原始凭证下载权限,以满足科研课题审计、验收的需要。另外,网上财务预约系统还加载了短信平台,及时短信提醒各环节审批人,督促审批进度[5]。
3.1 财务系统与内、外部信息系统对接 3.1.1 与单位内部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对接包括与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收入合同管理系统的对接。
科研管理系统应涵盖从科研课题申请、批复、下达预算、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计提发放绩效、审计结题、结题后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与财务系统对接后,可以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对财务系统进行科研预算下达,预算调整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后,也可对财务系统中的预算进行自动调整,同时,财务系统实时将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馈,让科研项目负责人从财务查询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中都可以登录查询相关财务信息[6]。
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后,入账时财务系统可以从资产管理系统中提取明细信息,每月计提时,财务系统可以定期从资产管理系统中提取折旧、摊销信息,自动生成凭证。
收入合同管理系统中,由业务部门录入合同信息,生成合同编号。合同信息包括合同对方机构、分类、合同金额、是否分期付款等。履行合同后,登录系统生成合同履行情况单。业务部门持合同履行情况单及合同到计财处办理开具发票及确认收入。财务部门通过收入合同管理系统与金税三期开票系统对接,直接开具发票,确认收入。财务系统实时将确认的收入金额回传到收入合同管理系统中,合同履行情况一目了然;合同管理部门按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合同签订有关数据,财务部门及时缴纳印花税。
3.1.2 与外部单位系统对接与外部单位系统对接,包括与金税三期开票系统、电子发票验证系统、银行管理系统对接。
开票系统可与销售软件对接,自动提取销售金额、开票单位等信息,无需财务人员再次录入信息,直接进行开票。
电子发票验证系统可以在内网上对税务普通发票、税务专用发票进行验证,解决验证发票切换内外网耗时问题;对电子发票进行记录,并与网上预约报销系统进行衔接,保证电子发票报销的唯一性,从而确保资金支付安全。
银行管理系统实现与银行数据实时交换,包括实时支付和实时收款,并进行数据清理,满足政府新会计制度下报表附注中需列明业务往来所有机构的要求。
3.2 财务信息化应考虑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财务信息化应考虑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应包括与财务系统升级、智能转换工具、新旧数据衔接、周边系统及接口升级对接。
财务系统要按照财政部要求进行升级,从单基础、单功能、单报告升级为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实现财政部核算要求,保证会计基础工作。
智能转换工具,建议以财务会计为主导进行管理,按照制度的规定,内置智能引擎,在判断应该录入预算会计分录时,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内置两种凭证间勾稽关系,自动保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内在平衡,即使是调账凭证也会自动出现预算会计的调账凭证,从而保证两套体系的衔接和自求平衡。
新旧数据衔接即将原财务系统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数据,按照财政部要求从旧制度下转换为新制度下的初始数据,保证科目项目的对应关系,科目项目的年初数等切换准确,为2019年起实施新制度奠定基础。
周边系统及接口,即所有与财务系统需要对接的系统,包括网上预约报销系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将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尝试对应;资产管理系统需要每月对接计提的折旧与摊销数据;需要与收入合同以及商品销售系统对接提取收入数据等。
4 药品检验机构财务信息化实施要点 4.1 广泛培训,转变观念,以业务为引擎应对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部门经办人、会计人员分类、分内容进行培训。应通过培训使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认识到国家会计制度改革是国家为摸清家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举措,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国家会计改革后的新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财务部门应牵头主动与各部门沟通,以确定收入费用的确认方法、时点,如与人事部门确定以部门分类(业务部门、管理部门)设定费用类别,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确定固定资产同步入账规则、折旧提交样式及内容,与无形资产管理部门确定无形资产费用归集、入账要求,与后勤部门确定水电气暖的分摊原则等等。
4.2 清理旧账,梳理核算方法,健全完善财务制度,制定会计工作规范财务部门应清理各类往来、基本建设会计账务、规范合同管理,开展资产核查工作,确保新账数据真实准确、新旧衔接顺利进行。梳理各类经济业务核算方法,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结合药品检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核算指南,确保新账核算方法统一。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结合药品检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工作规范,包括科目具体运用范围、收入费用、确认时点、科目使用规则,保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规范开展。
4.3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信息化安全按照会计工作规范,明确不同岗位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在信息系统中设置人员权限。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例如核算系统管理员与无现金支付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应分离,确保系统安全;重视病毒和木马防护工作,确保网络安全;重视工作日志管理,确保工作日志记录全面准确、可查询、可监督;重视系统备份,确保财务数据可恢复。
4.4 顶层设计,分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应有顶层设计理念[7],如有条件机构应该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即ERP系统,统筹规划,实现各系统紧密协同。如各部门已建设信息系统,尽可能整合现有系统,有计划逐步实施,采用对接等方式实现系统内部衔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在当前形势下,为满足管理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的需要,药品检验机构应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机构要广泛培训,加强沟通,从领导到财务、业务人员都要转变观念,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整合整个机构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机构信息化建设“一盘棋”、分步实施的思路,努力实现财务系统、经济业务系统互通互联、数据共享,既保证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又推进机构的业财融合上一个新台阶。
[1] |
财政部.财会[2016]19号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18-11-23]. 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610/t20161018_2437976.html.
|
[2] |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EB/OL].[2018-11-23]. http://tfs.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buling/201511/t20151102_1536662.html.
|
[3] |
财政部.财会[2017]25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EB/OL].[2018-11-23]. 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711/t20171109_2746877.html.
|
[4] |
财政部财会[2018]3号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EB/OL].[2018-11-23]. 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802/t20180208_2810424.html.
|
[5] |
张旭, 曹洪杰. 浅议Z药检机构财务预约报销信息化建设[J]. 中国总会计师, 2018(4): 132-134. DOI:10.3969/j.issn.1672-576X.2018.04.059 |
[6] |
朱爱丽, 陈长亮.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及对策:以L大学为例[J]. 商业会计, 2018(10): 106-108. DOI:10.3969/j.issn.1002-5812.2018.10.037 |
[7] |
刘俊贵, 林常青. 政府会计改革的困境与对策:基于事业单位的视角[J]. 财务与会计, 2017(13): 63-64. DOI:10.3969/j.issn.1003-286X.2017.13.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