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西中医学院, 晋中 030619
2. 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zhong 030619, China
生脉注射液的处方源自古方“生脉散”,由红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功效[1]。方中红参和麦冬均含有大量的糖类成分[2-6],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注射剂中所含成分应基本清楚,应对注射剂总固体中所含成分进行系统的化学研究” [7];因此,有必要对本品中糖类成分含量加以测定。目前,单个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8-10]和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法[11-13]。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不同种类的糖保留时间接近,难以有效分离,其他高极性成分也可能会干扰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分离度好、灵敏度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药的检测和分析[14-16]。本文以生脉注射液为例,首次采用UPLC-ELSD技术建立了中药注射剂中糖类成分的快速测定方法,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也为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工作提出了参考和示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Waters ACQUITY UPLC液相色谱系统,配有ACQUITY ELS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METTLER AE240百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1.2 试药7批生脉注射液由3个生产企业提供。D -果糖(批号111504-200001)、D-葡萄糖(批号110833-200503)、蔗糖(批号111507-200001)、麦芽糖(批号100287-200701)对照品均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色谱纯乙腈购于Merck公司;分析纯三乙胺购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Amide(2.1 mm × 150 mm,1.7 μm),柱温:35 ℃。流动相:乙腈(含0.2%三乙胺)-水(75:25),流速0.2 mL·min-1。漂移管温度55 ℃,氮气压力40.0 psi,增益100,数据率2 pps,冷却模式。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D-果糖、D-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对照品适量,加50%乙腈制成每1 mL分别含5、0.7、1、0.7 mg的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 mL,置25 mL量瓶中,加50%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 μL、5 μL和供试品溶液2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1”节下条件测定,以进样量对数值为横坐标,峰面积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线性方程,用于含量测定。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线性关系试验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加50%乙腈逐级稀释得系列对照品溶液,以进样量的对数值为横坐标,峰面积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各糖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见表 1。
![]() |
表 1 线性关系 |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各糖峰面积RSD均小于3.0%,结果见表 2。
![]() |
表 2 精密度试验 |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16 h进样测定,各糖峰面积RSD均小于3.0%,见表 3。
![]() |
表 3 稳定性试验 |
取同一批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各糖含量,RSD均小于3.0%,见表 4。
![]() |
表 4 重复性试验 |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本品0.2 mL于1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1.3 mL,加50%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加样回收溶液,平行制备6份,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各糖回收率均在95.0%~105.0%,RSD均小于3.0%,见表 5。
![]() |
表 5 回收率试验 |
取生脉注射液,依法测定,结果见表 6。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色谱图见图 1。
![]() |
表 6 样品测定结果 |
![]() |
图 1 混合对照品(a)和生脉注射液(b)色谱图 1.果糖;2.葡萄糖;3.蔗糖;4.麦芽糖。 |
生脉注射液中糖类成分为单糖和双糖,以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为主,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占4种糖总和的60%左右。笔者还对上述糖类成分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果糖和葡萄糖主要来自麦冬水煎煮液,蔗糖和麦芽糖主要来自红参醇提液,五味子水煎煮液中也含有少量果糖。7批样品总糖含量在24.14~52.77 mg·mL-1,差异显著,建议加强麦冬和红参原料的质量控制,规范和固化产地、采收时间、加工工艺等因素,提高成品的均一性。
[1]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WS3-B-2865-98-2011生脉注射液标准[S]. 2011.
|
[2] |
旷湘楠, 朱娜, 刘时乔. 麦冬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业, 2018, 27(2): 19-22. DOI:10.3969/j.issn.1006-4931.2018.02.005 |
[3] |
张璐欣, 周学谦, 李德坤, 等. 麦冬提取工艺多糖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 19(7): 1007-1011. |
[4] |
王敏, 刘永利, 段吉平, 等. 红参药材与饮片质量评价研究[J]. 中国药事, 2017, 31(6): 647-652. |
[5] |
陈佳, 刘永利, 崔志海, 等. 红参中总还原糖含量测定及限度值拟定[J]. 中药材, 2016, 39(10): 2426-2429. |
[6] |
凌益平, 徐兵勇, 刘武, 等. HPLC-ELSD测定红参、麦冬及其制剂中糖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4, 31(11): 1395-1399. |
[7] |
董晓旭, 付京, 倪健.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概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8(4): 406-408. |
[8] |
曹树萍, 聂黎行, 刘丽娜, 等. HPLC-ELSD及GC-MS法分析参麦注射液及中间体糖类成分[J]. 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10): 1741-1745. |
[9] |
巴晓雨, 郝福, 张纲, 等.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单糖和蔗糖含量[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10): 25-27. DOI:10.11954/ytctyy.201710010 |
[10] |
张利沙, 孙玮玮, 徐自慧.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 2017, 37(10): 1845-1850. |
[11] |
于雷, 李晓坤, 张华锋, 等. RP-HPLC-RID法同时测定怀地黄中单糖、低聚糖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13, 33(6): 977-982. |
[12] |
张璐, 张永丽, 姜伟. HPLC-RID法测定天麻蜜环菌片中的D-无水葡萄糖含量[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28(6): 62-63. |
[13] |
杨成聪, 凌霞, 胡伟伟, 等. 高效液相-示差折光法测定米酒中3种糖的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21): 135-141.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7.21.026 |
[14] |
聂黎行, 戴忠, 林瑞超, 等. UPLC法测定愈风宁心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 中国药事, 2013, 27(10): 1075-1076. DOI:10.3969/j.issn.1002-7777.2013.10.017 |
[15] |
聂黎行, 何雨晴, 戴忠, 等. 藿香正气水快速质量评价(Ⅰ)-化学计量学辅助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20): 1862-1866. |
[16] |
聂黎行, 何雨晴, 于建东, 等. 藿香正气水快速质量评价(Ⅱ)-超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7个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24): 2192-2195. |